
透視大中華 Podcast
1) 《透視大中華》:老兵毋忘抗日艱苦 冀青年人傳承不屈精神愛國愛港
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。北京月初舉行盛大的紀念大會,多名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的老戰士均獲邀出席。其中,94歲的羅競輝當日在天安門城樓與中共中央總書記、國家主席、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握手見面。 這班老戰士未有忘記抗戰日子的艱苦,強調和平來之不易,希望年輕一代好好珍惜,並且將戰士不屈不撓的革命精神傳承落去。 記者王慧蓓報道。
2) 《透視大中華》:澳門年輕當選議員稱會謙卑向前輩學習
澳門第八屆立法會選舉上星期結束,14名當選的直選議員中,排在最後兩位的當選人、陳禮祺及呂綺穎,將是新一屆議會中年紀較輕的直選議員。他們都說會謙卑向前輩學習。 兩人亦說,會努力以愛國者治澳的精神,切實做好地區和前線工作,將收集到的民意,透過議會平台,向政府建言,作為政府制定政策的依據。 駐澳門記者鄭月明報道。
3) 《透視大中華》:海南自貿港年底推多項零關稅政策 瓊港企業互見合作商機
海南自貿港年底正式啟動封關,實施多項零關稅、低稅率政策。有瓊港珠寶商計劃,將珠寶原材料運到海南加工,再銷往國內其他省市,以享受免關稅紅利。亦有科企看準兩地推動數據跨境流動的機遇,合作研發災害智能管理平台。 有海南省官員強調,自貿港制度設計不存在要替代香港,「零關稅」水平難與香港相比。有學者認為,兩地定位不同,本港可發揮超級聯繫人角色,與海南合作,借助今次契機,為本港品牌帶來商機。 記者盧紫菁《...Show More
4) 《透視大中華》:澳門鏡湖歷史紀念館成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 管理人指任重道遠
國務院早前公布第四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、遺址名錄,當中包括澳門鏡湖歷史紀念館,成為澳門第二個屬於國家級的抗戰紀念設施。 負責管理紀念館的鏡湖醫院慈善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吳培娟,感受到任重道遠,希望透過紀念館,讓更多人知道澳門在抗戰時期的歷史貢獻,包括接應香港秘密大營救的傷者,將歷史傳承落去。 駐澳門記者鄭月明報道。
5) 《透視大中華》:內地潮玩產品「盲盒」大熱 學者指滿足消費情緒價值
潮玩玩具興起,不少內地年輕人會抽「盲盒」。有學者認為,這個玩意是由於增加了消費者的參與感,滿足到消費者的情緒價值,亦與生活充滿壓力要尋求渠道宣洩有關。 內地動漫等商品的知識產權IP近年逐步成熟。有分析指出,隨著國力增強,海外對中國元素有更高接受度,但IP輸出海外是否成功,視乎產品如何體現中國文化底蘊以及商業營運能力。 內地有估算,潮玩行業仍有很大發展空間,不過偽冒產品湧現。有律師認為,做好保護...Show More
6) 《透視大中華》:澳門年輕人近年較多做兼職散工 分析指或與產業單一等有關
在澳門,年輕人近年較多選擇做兼職、散工或者做外賣員,沒有一份定時上班、有固定收入的工作。 澳門人力資源協會會長徐展文分析與幾個因素有關,包括年輕人較嚮往的職場崗位在疫後消失、澳門產業單一,以及輸入外勞影響等。 他建議政府與作為經濟支柱產業的休閒博企共同努力,適時釋放本地人的理想職位,並培訓年輕人。 駐澳門記者鄭月明報道。
7) 《透視大中華》:陝西攀山女將 成全國首人完成無氧登頂全球14座八千米以上高峰
內地攀山女將、來自陝西省的何靜,今年5月第二度成功在世界第一高峰「珠穆朗瑪峰」登頂,去年10月也成為全國第一人,全程毋須輔助氧氣,完成登頂全球14座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。 何靜接受本台專訪,分享過去10多年的心路歷程。她說自小生於平原,18歲才接觸高山,為了挑戰自己,2017年起不帶任何氧氣樽攀登高海拔雪山,期間需克服身心理困難,今年9月將再挑戰極限,參加被喻為「世界最艱難」的國際越野賽,形容...Show More
8) 《透視大中華》:留學香港 有內地生稱學習環境好惟不懂廣東話通影響就業
特區政府銳意將香港建設成為「國際專上教育樞紐」,打造「留學香港」品牌。最新的QS世界大學排名,本港有5間大學躋身全球百強。 有內地升學機構負責人說,申請來港升學或進修的內地生越來越多,主要因為香港高等院校學術表現優秀,畢業後留港發展亦有機會取得永久居留權。有在本港讀碩士的內地生表示,香港的學習環境比預期好,但受制於語言,畢業後要找工作不容易。 本身是嶺南大學協理副校長的立法會議員劉智鵬建議,內...Show More
9) 《透視大中華》:內地湧現陪伴型機械人產品
機械人產業作為內地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一環,憑藉着內地產業鏈及人才優勢,機械人市場正快速發展。結合生成式人工智能,市場上湧現一批陪伴型機械人產品,除了可以與使用者談天說地,進行簡單的肢體互動,甚至可以感知情緒。 有學者認為,陪伴型機械人的興起,反映了少子化和老齡化等人口結構轉變,預料未來機械人將走進更多普通家庭,更可能填補部分家政服務需求,但認為政府和企業需作前瞻性部署,確保勞動力市場平穩過渡。...Show More
10) 《透視大中華》:雲南咖啡走向國際舞台 學者倡擺脫廉價印象
喜愛飲咖啡的人越來越多同年輕化,不同處理方法及烘焙,咖啡的風味亦會不一樣。目前咖啡豆的產地主要來自非洲及拉丁美洲,而中國出產的咖啡豆近年亦開始在國際舞台發揮影響力。 中國咖啡主要來自雲南,有當地的咖啡莊園負責人表示,受貿易戰影響,採購雲南咖啡豆的訂單增加,以往要為尋找銷路而煩惱,現在客戶會主動找上門。莊園今年的咖啡豆產量早已被訂購一空。 有內地經濟學者認為,不少國貨質量好但定價低,應該包裝...Show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