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学史评话最新专辑 podcast
科学史评话最新专辑

科学史评话最新专辑 Podcast

Best episodes ranked by Podyssey's 20,000 community members.

  • 1) 2025.10.26请假

    大家好,我是吴京平啊,不好意思,这个周末呢还得请个假,因为我这个周末又有一个超长讲座要做。上个月是礼拜六一天讲6个小时,这次是分两天,礼拜六礼拜天都被占用了。所以周末固定节目我就没有时间写,我晚上还得整理ppt。这个ppt其实我已经做了一个礼拜了,但是发现真讲课的时候还不够用。可能是因为我语速太快了点。所以呢,这周周末的固定节目就只能顺延到下周了。对了,下个月11月7号我在上海徐家汇书院的市民夜课...Show More

  • 2) 探测器列传:57.月船3号

    月船3号探测器绕着月球飞了十几天。8月17号,维克拉姆着陆器和月船3号轨道舱分离,开始着陆过程。远程遥控完全是由设在印度班加罗尔的控制中心指挥的。一开始先是开发动机减速,维克拉姆着陆器开始逐渐降低高度。等到23号,着陆器的近月点高度已经下降到了30公里,就趁着这个机会,维克拉姆着陆器开发动机反推,经过反推减速,轨道再次改变,现在的这个轨道和月球表面是有交叉点的,也就是说它一定会落到月球表面上。经过...Show More

  • 3) 探测器列传:56.不服气的印度

    印度人也是按照先绕后落的顺序计划的。那么好了,下一步就是派探测器可控着陆,而不是撞上去。于是有了月船2号,这家伙就携带着一个着陆器,还带了一个小的月球车。当然,这个月球车很小,只有27公斤重,电源功率只有50瓦。相比之下玉兔号就大了不少,足有136公斤。这东西依然是国际合作的产物。本来印度和俄国人合作,月球车和着陆器是俄国人去做,拉沃契金设计局曾经干过这种事,按理说是不难。不过后来俄国人退出了,没...Show More

  • 4) 探测器列传:55.艰难的拯救

    现在一个棘手的问题就摆在大家面前,龙江1号和2号的硬件基本相同,程序软件也差不多,如果龙江1号的软硬件存在bug,那么龙江2号也应该有。如果让龙江2号也开发动机变轨,很有可能也飞丢了。你要是不开发动机变轨,这颗探测器就无法进入地月转移轨道,根本去不了月球了。这时候哈工大的团队和地面测控人员陷入进退两难的地步。那么,龙江1号是怎么丢的?唯一的线索就是断联之前传回的最后一点日志数据。根据这点数据,大家...Show More

  • 5) 探测器列传:54.万里搭鹊桥

    2018年5月21日,鹊桥中继卫星由长征四号丙火箭发射后,先进入地月转移轨道,中间飞行了大概4天。星箭分离以后,先是太阳电池板展开,然后就是抛物面天线顺利解锁展开,卫星建立了正常飞行姿态。从地球飞往月球的过程持续了大概4天。5月25日,鹊桥中继卫星在距离月面100公里的地方实施近月制动,四台20牛顿的轨控发动机点火912s后,正常关机,进入月球到L2点的转移轨道。前前后后,经过5次精准轨道控制,6...Show More

  • 6) 探测器列传:53.坚守的玉兔

    玉兔号一直在月球上不断工作,成果颇丰。它不仅仅是简单的超期服役,而且还超了10倍多。它在月球上足足工作了972天,它一次次的休眠,又一次次的醒来。它一直在坚持发送数据,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,信号也变得模糊不清,一直到2016年的7月31号,玉兔号停止发送信号,至此任务才正式结束。在当时,玉兔号算是创下了记录,它成了在月球表面工作时间最长的一个探测器了。不过呢,很快,它的这个记录又被它弟弟玉兔二号打破...Show More

  • 7) 探测器列传:52.嫦娥奔月

    【马登】的Slogan“有品质的生活不需要那么贵”和我长期主义消费观不谋而合。最近很多人都在说长期主义买几件便宜的衣服,不如买一件贵的衣服。但我不这样认为,贵不等于质量好,这样被包装过的“长期主义”其实只是贵价商品的销售手段。我认为真正的长期主义如果放到买衣服上来说,是买一件【质量好、经典的、版型好的衣服】,穿很久,这才是长期主义。马登家他致力于提供经典时尚的风格单品又保证很高的性价比,这才是长期...Show More

  • 8) (2025.09.07)请假

    大家好,我是吴京平啊,不好意,这个礼拜我还得请个假。因为这个周六,我给一家读书会,做了一个长达六个小时的讲座,讲航天史。这是我第一次给一群平均年龄比我还大的伙伴们讲课,反正现场望去,大家的头发几乎都是花白的,包括我在内。人家这个读书会已经坚持组织了20年了,真是不容易。好在现场气氛还不错,我讲了很多相对比较复杂的过程和原理,大家还都能听懂。而且大家兴致都很高,尤其对起那几天的大阅兵特别感兴趣。我也...Show More

  • 9) 探测器列传:51.不务正业

    到了2012年的4月份,地面上的工程师和科学家们再一次让嫦娥2号“改行”了,让它从地日L2点一杆子支出去,去拜访一下700万公里之外的图塔蒂斯小行星,这一下是彻底走远了。我做了这么多期节目了,从来没见过这么不务正业的探测器。这都哪儿跟哪儿啊?由此,嫦娥2号从从探月优等生变成了深空拓荒者,变成了一颗名副其实的深空探测器了。所以啊,别人要问您,我国第一个深空探测器是哪一个啊?您千万别把嫦娥2号给忘了。...Show More

  • 10) 探测器列传:50.火星的结构

    火星的半径差不多只有地球的一半,地球的地核半径为3480公里,火星的内核为1830公里,半径差不多也只有地球的一半。这个比例倒也差不多。这种球形的大行星,都经历过分异的过程。想当初,这个大球在形成的时候,都处于熔融状态,密度大的物质都往内核里沉淀,比较轻的物质飘在最上层,你别看地面上的石头好像是挺沉的,其实密度并不算大。大理石和花岗岩,密度和玻璃以及铝的密度差不多。平均也就在2.5~3.2克/立方...Show More

🎉 Join the #1 community of podcast lovers and never miss a great podcast.

Sign 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