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忽左忽右中国版 Podcast
1) 439 卧榻之侧:张明扬谈五代十国的最后时刻
- 导语 -五代十国,这段分裂与动荡的时期,即便热爱历史的中国人面对它也往往一头雾水。历史作家张明扬却聚焦被忽略的五代中叶至宋初,细看政权更迭与南北对峙,重新打捞历史细节进行创作。石敬瑭的「儿皇帝」称号背后,有哪些被简化的历史?五代的现实主义历史宋朝的重建忠君观念之间有何联系?冯道历经十一帝而不倒,反映了哪些特殊政治文化?李后主的南唐与钱氏吴越又为何难逃被北宋吞并的命运?请听本期嘉宾张明扬老师带来...Show More
2) 438 前门·碑林·董家渡:袁凌谈二十年来拆迁报道往事
- 导语 -一段急速城市化的时期,给无数个体留下了深刻的时代印记。有人借此实现财富跃迁,也有人在家园的变迁中承受代价。作为时代的亲历与记录者,曾经手大量调查报道的作家袁凌将带我们回到现场,人们的命运如何被改变?细节之中,又隐藏着怎样的悲欢?请听本期嘉宾袁凌带来的分享。- 本期话题成员 -程衍樑(微博@GrenadierGuard2)袁凌,独立作家- 时间轴 -01:16 调查记者的两种分工:跑大动...Show More
3) 437 吐蕃王朝千年史:从唐蕃争霸到古格王国的黄昏
- 导语 -吐蕃王朝的兴衰是理解唐代中国历史的一条关键线索,而古格王国作为吐蕃王朝的直系后裔,却罕为人所知。从吐蕃赞普们崛起高原到扎布让的黄昏,这段跨越千年的历史不仅展现了南亚佛教与本土信仰的复杂互动,也展现了雪域高原被纳入大一统格局的进程。鼎盛的吐蕃王朝如何与盛唐进行全方位竞争?高原政权如何与唐朝、明朝一道衰落?古格王国的消亡如何意外被罗马传教士记录?请听本期嘉宾黄博老师带来的精彩分享!- 本期...Show More
4) 午后偏见040|网红保守主义、社交媒体与美国极化政治
- 导语 –当地时间2025年9月10日12时10分,美国保守派活动家、“政治网红”查理·柯克(Charlie Kirk)在犹他山谷大学进行公开活动时,遇枪击身亡。这一事件瞬间引发全美关注,并引发巨大的争议与撕裂。那么,柯克是何许人也?他的政治活动有着怎样的风格、特点,对特朗普阵营而言又具备何种独特价值?他的政治活动为何能获得巨大的影响力?而他的遇刺事件,可以怎样深化我们对美国极化政治的理解?请听...Show More
5) 436 市井·扫街·寻味:与项栋梁漫谈南粤饮食与科普写作
- 导语 -除科普写作外,项栋梁还长期深耕各地美食文化,曾多次组织美食旅行团。从顺德桑拿鱼,到“粤菜厨乡”黄连村的厨艺传承,再到冰玉堂“自梳女”创制的“妈姐菜”,在食物中挖掘地域文化与群体命运的联结,并从科普视角解读食物的争议。“妈姐菜”背后有着怎样的跨国流动故事?如何在扫街中寻找「宝藏小店」?老火靓汤存在怎样的健康风险?食品安全阴云不散,该如何看待冷冻蔬菜和预制菜问题?视障群体有哪些被忽视的吃饭...Show More
6) 435 格陵兰开拓史:从维京海盗、气象战争到当代美国的购岛奇想
- 导语 -从第一任期到第二任期,川普多次公开表达对购买格陵兰岛的强烈兴趣,这座位于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间的岛屿,尽管归属丹麦并拥有高度自治权,为何仍被川普如此紧盯?从“红发埃里克”掀起的诺斯人迁徙浪潮说起,格陵兰岛的原住民究竟是谁?通用的两种名称,维京人和诺斯人的区别在哪里?比哥伦布早五百年登陆北美的诺斯人,为何在格陵兰悄然消失?“小国”丹麦为何能宣称格陵兰岛主权,并被世界承认?二战期间,美军、德军...Show More
7) 434 茶神、嬉皮士与梦隐士:与英国作家艾礼凯漫谈「大理福尼亚」
- 导语 -2020年,英国作家艾礼凯搬到大理,度过了三年“隐居生活”。他曾在北京胡同生活七年,见证城市变迁的速度;又在苍山脚下探寻逃离都市的可能。从牛津到北京,从大理到纽约,作为一位跨文化的观察者,艾礼凯笔下既有80后青年的追梦故事,也有数字游民与返乡青年的另一面生活。他如何感受中国社会的快速变化?疫情三年,艾礼凯在云南的乡村生活带来哪些奇妙的经历和思考?请听本期嘉宾艾礼凯带来的精彩分享!- 本...Show More
8) 433 再造武德:霍元甲、旅沪广东人与精武体育会的兴起
- 导语 -“霍元甲”、“精武会”等名字曾传遍大江南北,成为一代人的记忆,而精武会背后的历史却鲜为人知。从霍元甲到陈公哲,从武术训练到音乐与摄影,从战时孤岛到南洋散叶,动荡年代中,精武会维系并发展着中国武术精神。从创始人霍元甲在上海打擂台说起,对手为何不战而逃?广东同乡网络在精武会的发展中起到了如何关键的作用?精武会如何促进了中国女子体育的发展?请听本期嘉宾周力带来的精彩分享!- 本期话题成员 -...Show More
9) 432 从《拉贝日记》出版始末谈抗战前后的中德民间交流
- 导语 -1937年11月,南京沦陷前夕,德国商人拉贝被推举为安全区主席,这个安全区在后来的日军暴行中庇护了约25万中国难民。而拉贝的日记,在1996年重见天日,成为南京大屠杀最翔实的史料之一。一位西门子公司代表为何会选择留在1937年底的南京?拉贝在战后德国因纳粹党身份面临了怎样的双重评价?从西门子商务代表到安全区主席,拉贝的人生轨迹如何与近代中德关系深度交织?欢迎收听本期嘉宾《拉贝日记》翻译...Show More
10) 431 与李开元漫谈「荆轲刺秦王」的历史疑云
- 导语 -秦汉史学者李开元长期深耕秦代历史研究,从《秦崩》《秦迷》到新著《刺秦》,他在新作中尝试重新解读荆轲刺秦王这一流传千年的经典事件。从一位被忽视的医生夏无且入手,为何司马迁笔下的刺秦细节如此生动?秦舞阳为何在咸阳宫临阵退缩?"王负剑"的拔剑方式究竟如何实现?秦始皇的真实形象与影视剧中的暴君有何不同?如果荆轲成功刺杀秦王,扶苏继位,秦朝的命运会如何改写?请听本期嘉宾李开元老师带来的精彩分享!...Show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