卓越教室 2018 podcast
卓越教室 2018

卓越教室 2018 Podcast

Best episodes ranked by Podyssey's 20,000 community members.

  • 1) 點只計數咁簡單

    點只計數咁簡單 獎項: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(數學教育) 學校:港大同學會小學 得獎老師:宋寶華老師、鍾劍峯老師 上數學課除了背公式、操練運算外,亦可以配合遊戲進行,過程中同樣可以引發熱烈的討論。宋老師和鍾老師挑選了一班數學能力較高的同學參與無需考核的「增潤課程」,將日常生活的問題設計成數學遊戲、解難任務及專題研習;挑戰同學腦袋,並刺激思考,令他們明白數學不只是計算正確答案。 ...Show More

  • 2) 正向教育

    正向教育 獎項: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(訓育及輔導) 學校:浸信會沙田圍呂明才小學 得獎老師:尹紹光、溫衍超、關仕倫、蔡家慧、黃佩思 這所小學有24個造型可愛,各有特色的「正向小子」;如充滿愛心的小天使、捍衛公平公正的法官、擁有豐富想像力的小畫家…他們不但深受學生的喜愛,更成為他們的學習榜樣。「正向小子」其實並非真人,而是五位小組教師以設計代表24個「性格強項」的造型卡通。以「學習、活出、教導、融...Show More

  • 3) 一切由樹開始

    一切由樹開始 獎項: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(科學教育) 學校:中華基金中學 得獎老師:何廸信、梁瑜珊、陳碧瑩、鍾桌鴻 這是一間年輕的學校。常言道:十年樹木、百年樹人,由創校之初便在校園四周培植樹木,經過十年寒暑,種植出過千品種植物,成為她「樹人」工程的關鍵元素。 老師以認識植物作為起點,帶領學生了解生物多樣性對環境的影響,乃至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。課程規劃包括課堂、戶外學習、科研專...Show More

  • 4) 學也融融

    學也融融 獎項: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(特殊教育需要) 學校:九龍灣聖若翰天主教小學 得獎老師:陳藹欣、姜婉雯、謝卓衡、成笑凝、蔡碧玲 聾不代表啞,但對聾人來說,會說,不代表喜歡說,會聽,也不一定聽得清、聽得明。一直以來,聾學生因上課時跟不上老師的教學而在學習路途上遇到很多困難,直接影響到他們未來的發展及工作機會。在傳統共融教育仍然舉步維艱之際,一班小學老師卻逆流而上。以有限的資源推行...Show More

  • 5) 走進數學王國

    走進數學王國 獎項: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(數學教育) 學校:天主教伍華小學 得獎老師:卓鳳顏、劉曉音、陳家耀、黃文亮 為了讓同學愛上數學,老師們上下一心,用盡千方百計設計出一系列極具創意的教材。透過活動教學,把數學形象化,變成看得見、聽得到、觸得及;務求讓同學們留下深刻印象。 數學科科主任卓鳳顏老師(卓老師)透過「共同備課」,與同級的老師定期開會討論學生遇到的學習難題,繼而對症...Show More

  • 6) 教我做個科學家

    教我做個科學家 獎項: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(科學教育) 學校:浸信會永隆中學 得獎老師:凌施茵 「如果你花多點時間教識學生自己行,而不是逐步逐步拖著他行,他會開始得慢一點,但學懂後,他甚至可以自己跑,結果,學習的效果只會更加好。」就是這一個體會,令凌施茵老師選擇以「自主學習」作為她的教學方向。 中學課程緊湊,要完成基本的課程已經不夠時間,然而凌老師所推行的「自主學習」,正正須要...Show More

  • 7) 人生設計師

    人生設計師 獎項: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(藝術教育) 學校:鄧肇堅維多利亞官立中學 得獎老師:關呂佩玲 「家長覺得讀藝術會乞食,學生以為修讀這科不用讀書。」視藝科老師關呂佩玲(關太)作育英才三十多年,面對普遍家長和學生對藝術的輕視,從不氣餒。「Try!Try!」是她的口頭襌,平日用來鼓勵學生之餘亦作自我勉勵,不要放棄任何一個學生。 在填鴨式的教育下,學生可能因缺乏創作空間,而以為自己沒有藝術細胞...Show More

  • 8) 學習共同體

    學習共同體 獎項: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嘉許狀(課程領導) 學校:粉嶺救恩書院 得獎老師:張寶芝、譚愛美、潘淑君、黎淑嫻、黃華駿 粉嶺救恩書院於2012年決定進行大規模的課堂改革,全面引入「自主學習」的教學模式。由於當時本地並未有相關經驗可作參考,校方便委派老師往內地及海外的教學機構作專業交流,吸取自主學習課堂的經驗,再融合校情,自創出一套獨特的教學模式,六年來循序漸進,現時校內每一級每一科都採用...Show More

🎉 Join the #1 community of podcast lovers and never miss a great podcast.

Sign 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