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想藝術 Podcast
1) 練習 ‧ 足印 —— 藝術家_鄭淑宜 / 編舞_馬師雅
鄭淑宜_練習 重複的動作,來回的針線,鄭淑宜用布料做出軟雕塑。 棉花糖般的顏色,軟綿綿的質地,是似曾相識的物品,是對世界的想像。 創作意欲不斷,練習不斷,是日常的生活狀態。 編導:許敏芳 馬師雅_足印 她在獨舞,亦是與時代共舞。 馬師雅 Alice喜歡創作具實驗性的當代舞演出,以身體探討人性與社會現狀,亦為內心深處最歇斯底里的情感尋找出口。 編舞創作讓她一步一步留下屬於自己的成長印記。從若...Show More
2) 本土‧ 隔離 —— 作家 ‧ 畫家_葉曉文 / 舞者 ‧ 編舞_許俊傑
葉曉文_本土 葉曉文不是自然學家,但她能隨時隨地把動植物的故事娓娓道來。 在山野之間漫遊尋覓,最令她着迷的是香港土生土長的原生物種,她總愛以自然文學的角度,如數家珍地書寫與繪畫牠們的美好。 她專注於在地研究,從探索「本土」的事物中不斷思考與提問,人與物種如何在同一片土地,世世代代地與環境互相依存? 編導:倫貝琪 許俊傑_隔離 最熟悉的生活空間,原來是最陌生的表演場地。 所謂領悟,起初或者...Show More
3) 悼念 ‧ 年輪 —— 藝術家_鄧廣燊 / 編舞_李振宇
鄧廣燊_悼念 投影的虛像刮上一層又一層實體的重量。 大幅素描安靜,紋風不動, 石墨之下,是關於至親,關於自己的流離。 由攝影照片、素描轉化成混合媒介, 遺物散發歷史文獻的意味。 彷彿站在一幅紀念碑,一個祭壇前思念故人,思考身份, 一場悼念的進行式由是完成。 編導:謝家豪 李振宇_年輪 先有身體,才有舞蹈。身體是本,是每個人的根本。如年輪。李振宇如是說。 他帶領舞蹈工作坊,實踐dance...Show More
4) 清空 ‧ 自由 —— 街拍攝影師_黃建榮/ 水墨藝術家_陳鈞樂
黃建榮_清空 黃建榮 Edas 是一位街拍攝影師。他的創作靈感來自身邊的一切,為了捕捉心中的那一瞬間,他會靜心觀察、等待、甚至清空自己的思想,在無我的狀態下,進行沒有界限的探索。 編導:周頌添 陳鈞樂_自由 由臨摹中國古畫而愛上工筆畫,陳鈞樂以畫代替語言文字,表達自己的情感,記錄自己的故事。深海潛水的經歷,朋友外國生活的見聞,都觸動了他的創作神經,以白描方式印記在宣紙之上,一幅幅作品仿佛...Show More
5) 未知 ‧ 乜嘢 —— 舞者 ‧ 編舞_李偉能 / 藝術創作團體_Mudwork
李偉能_未知 從個人到社會,從日常到世界,你以為你熟知一切,卻發現一切不可預計。 李偉能作為舞者,面對最熟悉的身體,依然時刻帶著覺知與儆醒:習以為常的看法,還有沒有另一種空間,另一種答案? 讓自己面對陌生,讓身體探索新領域,讓舞蹈建構思考空間,去對待眼前各種未知。 編導:許敏芳 Mudwork_乜嘢 表面上是一個大哥大,實際上是一個鬚刨; 表面上是一個鬚刨,實際上是一個風筒........Show More
6) 隨心 ‧ 痕跡 —— 版畫家‧插畫師_Onion Peterman / 陶藝家_謝淑婷
Onion Peterman_隨心 創作,源自內心的衝動。 路牌,雪糕筒,水龍頭,一些平凡不過的城市景物,在 Onion Peterman眼中,成為充滿故事的畫面,再用絲網印刷印成版畫。 Onion Peterman享受用絲印做Zine(獨立出版刊物)的自由隨心,可以把腦海中的意念畫下來集結成書。絲印過程雖然辛苦,亦正因為每本書都經過汗水完成,Onion對它們充滿感情,不會輕易跟人交換。 編導...Show More
7) 有用 ‧ 無用 —— 陶藝家_許俊傑 ‧ 李穎儀/雕塑家_岑愷怡
許俊傑‧李穎儀_有用 泥,經歷一次又一次的狀態置換,轉化成器物。 這是陶藝家許俊傑和李穎儀帶著心意的選擇。 碗碟、植盆、或茶具,人在器物上留下痕迹。 於是,我們懂得在塵塵日常之中,暫且把一點閒餘捧在手上。 於是,我們懂得照顧自己。 這是器物之用。 陶藝家會鑽研「碳化」這種獨特的燒製方式, 讓泥在火中,燻出洪荒之意。 編導:謝家豪 岑愷怡_無用 甚麼是「有用」?甚麼是「無用」? 價值標...Show More
8) 延續 ‧ 共生— 視覺藝術家_蘇詠寶/ 演員. 紀錄片導演_盧鎮業(小野)
蘇詠寶_延續 蘇詠寶出生於中醫世家,自小以觀察草藥為樂。 對她來說,百子櫃內的藥材是乾燥了的大自然,更是藝術創作的重要素材。 她將中醫哲學與當代藝術揉合,重新演繹,並構思出奇妙的想像世界。 藉着藝術作品,她希望讓傳統以另一種方式延續下去,亦是延續著,對家庭深厚的感情。 編導:倫貝琪 盧鎮業(小野)_共生 盧鎮業(小野)形容自己是一個靜態、被動和輕飄飄的人。 他是一位演員,同時也是一位紀錄片...Show More
9) 看見 ‧ 消失 —— 藝術家_禤善勤 / 藝術家_陳百堅
禤善勤_看見 小孩拿著筆,在紙上畫來,畫去。 那是一堆黑色綫條,你或許疑惑。 「那是甚麼?」 「一隻貓。」 萬物當前,那怕是一隻貓,或一個世界, 我們如何「看見」,關乎到雙眼接收、與腦袋理解之間的一些事。 禤善勤拿著筆,在紙上畫來,畫去, 你或許疑惑, 那是藝術家希望以繪畫去冀及,去觸碰「看見的經驗」。 我們看見,因為活著。 陳百堅_消失 記憶,彷彿是我們活著的憑證。又或許,是拖著我...Show More
10) 直白 ‧ 矛盾 —— 插畫師_含蓄 / 藝術攝影師_尹子聰
含蓄_直白 留白。黑白。表白。大白。獨白。 空白。坦白。太白。不白。直白。 2014年底,經歷完雨傘運動,含蓄辭去建築設計工作。他形容自己這六年過的是:正職生活,副職插畫。 這年暑夏的數個午後,含蓄在鏡頭前談到他相信的人與人連結;論及以物易物的生活實踐;透露正開展的創作,藉以重拾這時這地日常生活的節奏。 編導:鄭智雄 尹子聰_矛盾 以影像作為隱喻,尹子聰喜歡在作品中放入潛語言,述說自己的觀點。...Show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