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人之際 Podcast
1) 耗能之都
《耗能之都》 (能源) 中國經濟急速發展,需要耗採用大量能源;而美國亦是全球排名第二,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的國家。 香港是一個先進、璀璨的城市,不過,繁華背後,香港的耗電量非常高。根據統計署公佈的資料指出,香港於2012年的用電量約430億度,比起十年前錄得380億,每年平均增長,大約百分之一點二。而全年排放接近4,200萬噸二氧化碳,當中由於發電而產生的超過六成。 本地建築物用電, 佔全港總用電...Show More
2) 土生土長
《土生土長》 (水土流失) 泥土,讓五穀生長,養育地球上數十億人口。現時全球約有百分之二十至二十五的土地受到水土流失的嚴重影響。專家指出即使只是損失一厘米厚的泥土,自然界便 要用上數千年時間才可以製造同樣分量的泥土。攝製隊走訪了中國黃土高原、非洲佛得閣以及西班牙阿爾梅里亞,探討這些地區嚴重的水土流失問題。而香港,雖然 是一個石屎森林,水土流失問題就暗藏在山泥傾瀉及荒廢農田地中。 香港中文大...Show More
3) 不時不食
《不時不食》(食物) 『食肉也會破壞環境!』這句說話叫人難以置信,然而的確有事實根據。 日本科學家Akifumi Ogino 一項研究指出,生產一公斤牛肉,會導致三十六公斤碳排放,而牛隻腸胃和糞便會釋放出甲烷,一種比二氧化碳強二十多倍的温室氣體,加劇全球暖化。 香港是美食天堂,然而由於缺乏本地生產,超過九成食物都依賴進口,運送過程同樣造成龐大的碳足印。當我們認為溫飽是必然時,現時全球八分一人...Show More
4) 點石成金
《點石成金》 (電子廢物) 香港每年產生超過七萬噸電子廢物,政府資料指出,這些廢物中,八成的物料是可以循環再用,當中大部份是珍貴的金屬資源 ,然而,由於香港至今仍然未有一個全港性的回收處理制度,二手家電或被拆解後可再造的物料,往往會經二手回收商出口到發展中國家出售或處理。 非洲加納首都阿克拉的阿博布羅西,是西非第二大電子垃圾場,當地人靠回收電子垃圾維生,然而缺乏完善環保管制,當地的生態環境...Show More
5) 綠葉成蔭
《綠葉成蔭》(樹林) 熱帶雨林只佔地球面積百分之六,卻孕育著全球差不多半數動物和植物。當人類不斷發展,在保育及開拓之間,如何平衡? 在香港,這個寸金尺土之地,城市之發展往往扼殺了樹木的生存權。香港大學地理學 講座教授詹志勇向大家指出搬樹的正確方法,並指出香港有過百年歷史石牆樹的重要性。 城市中的溫室氣體排放釀成熱島效應,綠化及園境辦事處署任助理秘書長 唐翠珊 指政府正大力推行天台綠化以及垂...Show More
6) 點滴有價
《點滴有價》( 水) 根據水務署的資料,香港每天人均用水量是220公升,較全球人均用量高3成。而聯合國水資源組織指出,全球約7.8億人口,無法喝上乾淨的食水。 近年,環保團體《綠色力量》就香港人《認識水資源及用水習慣》進行兩次調查,顯示大部份香港人對於水資源缺乏危機感。 另一方面,香港用水量,約8成來自東江水,今年政府將與內地重新簽訂為期三年的供水協議,不論是水量, 水價以至水質,都...Show More